积分化 网格化 产业化
泗县“三化”同步开拓基层善治新局面
近年来,泗县创新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探索以积分化、网格化、产业化拓基筑面,打造泗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特色,点亮新时代群众幸福生活底色。
积分化带动民风向善
在屏山镇老山村的积分管理台账上,清晰标明每个月村民获取积分、兑换物资情况。“根据村规民约制定,囊括了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村务管理、公益事业等乡村基础工作8项43条正负清单,村民可以随时参与兑换积分和奖品,年终我们也会开展一次集中评分,对年度热心互助、表现良好的农户赋分表彰。”老山村乡村振兴专干介绍。
“现在大家都觉得讲美德、做好事是十分光彩的事,为乡村建设作贡献,人人都有一份责任。”黑塔镇韩徐村小袁组“好婆婆”甄秀芹,近期积极向周边村民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累计得到20个积分。
“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社会充满正能量,我们将利用好积分工具,结合实际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村民参与整治村庄环境、关心五保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等志愿行动中,让公益美德蔚然成风。”韩徐村党总支书记赵光明表示。
近年来,泗县城乡地区广泛实施“积分制”推进和美乡村治理,依照“村规民约”完善积分细则、管理流程、监督评议、结果运用等,通过建设“积分超市”,实行“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积分量化评比等,实现物质与精神双重正向激励,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遵守村规民约、营造良好家风、维护邻里和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凭积分获奖励,以奖励促善行”的良性循环,不断推动农村面貌焕新、民风向善向好。
网格化助推多元解事
泗县城乡各地深化网格之治,在细化村(社区)小网格基础上,不断优化党建引领网格责任体系,自上而下编制网格梯队、张贴网格作战示意图。同时,积极开展网格化为民服务“送到家”,将工作事项清单式梳理上墙,公示责任人与联系方式,为村民办事提供方便指南。
近年来,黄圩镇红星村积极探索“1+3+N”网格力量配置模式,即“一长”(网格长),“三员”(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邻里化网格员),“N+”人员(乡贤五老、党员干部、公益岗、志愿者等),整合全村100余人的中坚力量,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在草庙镇通海村综治中心墙面上,张贴着“两员三长”(政法委员、包村班子成员+镇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和其他职能站所长)联合化解工作流程图。“‘两员三长’机制是在化解二轮土地延包纠纷实践中探索而来的经验,在村级网格员一线排查基础上,完善前端预防、三色预警、分类转办、多元化解工作步骤体系,高度贴合实际,形成科学闭环。”草庙镇党委书记任茂军介绍。该村按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和综合服务对村级服务事项进行归类,明确了哪些能办、找谁去办,将村(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清单放在大厅供村民参考,既规范办事流程,又提升效率,也有效减少了村民不了解政策反复问询和来回跑路的情况。
数字技术进步与运用为网格化赋予新效能,在运河街道网周村,以“线上网”覆盖“线下网”,开发网格治理小程序与“码”上办事功能,村民可以通过扫码打开微信小程序“我要办事”功能区,上传办理事项和意见诉求,在线获取反馈,预约网格服务,全程知悉办理进度,跑出“数字网格”加速度。
产业化赋能共建共治
近年来,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推进,泗县一些乡村探索依托本村“小产业”撬动“大治理”,形成产业发展与社会治理互融互促的良好局面,“产业+治理”模式不仅凝聚发展共识,带动村民精神面貌转变,更汇集治理资源,奠定物质基础,实现乡村增富添美。
“这两年香菇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村集体支柱产业,既是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项目,也是带动产业振兴、服务保障民生的基层治理项目。”山头镇大柏村党总支书记柏伟松介绍。近年来,该村党总支积极创办“泗县领头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占地150亩的香菇种植园和标准化、流程化深加工车间,注册“绿慧”商标品牌,目前通过合作推出菌菇汤包、香菇酱等深加工产品,带动全村30人就近就业,实现年利润30余万元,未来仍有广阔市场和利润空间。
“每年我们都会在三四月份举办梨花节,由于种植品种较多,还会应时举办采摘节,期间推出饮食节和民俗文化表演等项目,近两年已形成种植加工、电商销售、农旅体验为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每逢旺季都会出现车队长龙、人山人海的场面。”大庄镇曙光村党总支书记刘立标说。
曙光村围绕“梨园产业”积极开展环境整治,依托节日活动搭建文化演出舞台、志愿服务平台,弘扬孝老爱亲、讲信修睦等乡风文明,实现因产而兴、因产而美、因产而治。“产业盘活了全村社会事业,让大家成为治理共同体中的一分子,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参与感。”刘立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