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拓新路 聚势赋能添活力
——砀山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砀山县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凝聚自治、法治、德治等多元力量,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砀山县坚持在加强基层党建上下功夫,强化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优化组织链条,夯实党建阵地,建强党建队伍,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挥更大作用。
优化组织链条,织密治理体系。砀山县2024年5月组建砀山县委社会工作部,设立县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第一时间以转隶、抽调等方式选优配强队伍,建立体制机制,确保职能、机构和人员及时调整到位。积极探索“党建+治理”模式,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着力构建“镇(园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镇(园区)党(工)委—行政村党总支—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体系,助推基层治理“质效”齐升。
筑牢党建阵地,夯实治理基础。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的工作思路,聚力打造具有砀山特色的县、镇、村(社区)三级“一站式”解纷平台,真正实现让群众“走一地、解千忧”。积极打造三省井综合警务站、老书记调解室、老执说事等载体,最大限度把特色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打造“暖蜂归‘宿’”党群驿站29个,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书籍阅读、热水供应等暖心服务。
建强党建队伍,凝聚治理力量。推行“双报到”制度,推动县直机关230个基层党组织、3259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社区共建共治新格局逐步形成。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员,扎实开展“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
突出聚势赋能
拓宽基层治理“新路径”
砀山县用足用好网格服务、智慧服务、人才培养三大举措,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更强、活力更足、成效更好。
网格服务赋能,凸显治理“精度”。坚持以网格化为抓手,把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常态化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不断优化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全县共配备专兼职网格员3000余名,主动下沉一线,入户走访,动态掌握群众需求,跟踪提供服务,累计排查解决各类问题4100余个,真正做到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服务群众。
智慧服务赋能,凸显治理“广度”。以“互联网+”赋能基层治理,搭建聚焦解决群众身边大事小事的“砀山县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书记马上办”“幸福土山”等线上服务平台,从群众“满处跑”转变为服务“上门办”,便民服务更加快捷、高效。2024年以来,累计收集并解决群众难题486件。
专业人才赋能,凸显治理“高度”。讲政策、释法律、调纠纷、纾民困,积极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培育“法律明白人”969名,专解百姓“挠头事”,专治乡村“疑难症”,当好乡村治理“智多星”。
聚力多元共治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砀山县紧盯群众切身利益,积极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各类资源、力量凝聚起来,汇聚成推动治理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推行自治共治。健全完善社情民意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和协商议事机制,搭建“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议事平台,组织开展“物业服务面对面”活动,协商解决问题1000余个。推广运用积分制,设立“积分超市”48个,引导群众用积分兑换生产、生活和学习用品,实现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有效提升。
凝聚多元共治。发挥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作用,组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16个,为居民提供法律维权、家庭教育、爱心义诊等志愿服务。
深化德治法治。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移风易俗、邻里守望等文明家庭、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建设和美乡村12个,涌现出市县“文明家庭”14个,选树“宿州好人”“砀山好人”25人。全面推行“三官一律(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进网格”制度,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砀山县将进一步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全面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助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