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市GDP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加快推进经济持续恢复进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承压前行,呈现逐季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GDP运行基本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GDP实现1835.0亿元,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4.1%,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0%,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7%,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从季度看,全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0.1、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0.1、0.8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12.3:36.6:51.1调整为11.7:35.6:52.7。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和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6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十大行业呈现“5升4落1平”的态势。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上半年提升2.4、1.5、0.6、0.3和0.2个百分点;建筑业、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回落2.1、1.7、1.5和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从县区看,全市县域(包含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GDP增长5.7%,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与全市差距由上半年低0.5个百分点缩小到前三季度低0.1个百分点。占全市经济总量比重为58.3%,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7.8%,比上半年提升3.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四个县经济增速呈现“3升1降”,砀山县、萧县、泗县分别增长5.6%、5.8%、5.9%,分别较上半年提升1.1、0.6、0.7个百分点;灵璧县增长5.3%、较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二、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农业经济整体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55.6亿元,同比增长4.1%,较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蔬菜及食用菌、瓜果产量分别增长4.7%和38.2%;猪肉产量 33.0万吨、增长5.0%,牛肉产量1.2万吨、增长7.1%,羊肉产量4.4万吨、增长1.4%,禽蛋产量28.7万吨、增长11.2%。
(二)工业生产稳中加固。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469.3亿元,同比增长4.4%,与上半年持平,占GDP比重为2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4%,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从主要行业看,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增长62.2%、34.4%、44.7%。从新兴产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3%。从主导产业看,全市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9.3%,其中绿色食品产业增长32.2%。
(三)服务业贡献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967.6亿元,同比增长6.7%,分别比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速高0.9、2.6、1.7个百分点,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提升0.8、0.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达59.5%,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9%、11.6%、11.0%和9.3%,有力的支撑服务业平稳向好。
三、存在问题
(一)争先进位压力大。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速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位次由第一季度的全省第7位回落到上半年的第10位再到前三季度的并列第11位。与皖北六市相比,分别比亳州、阜阳低1.2、0.3个百分点,比蚌埠、淮北高0.1、1.2个百分点,与淮南持平。
(二)建筑业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6%,较上半年回落2.1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12.4%回落到10.8%,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建安投资增长5.8%,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7个百分点;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增长5.5%,比全省低1.7个百分点,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三)县区发展不平衡。前三季度,仅泗县GDP增速高于全市,砀山县、埇桥区、灵璧县分别比全市低0.2、0.3、0.5个百分点,萧县与全市持平。从短板指标看:砀山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分别增长2.5%、3.7%,分别比全市低2.6、1.8个百分点;埇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批发业销售额分别增长1.5%、2.6%,分别比全市低3.6、7.3个百分点;灵璧县建筑业总产值、建安投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9.7%、-2.0%、16.9%,分别比全市低25.2、7.8、6.9个百分点。
(四)新增动能支撑力减弱。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月度入库“四上”企业9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2家,增加比例居全省第14位、皖北第5位。分专业看,新入库工业企业25户,较去年同期减少14家,同比下降35.9%;新入库建筑业企业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8家,同比下降59.6%;新入库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同比减少25个,计划总投资83.7亿元、同比下降69.6%;新入库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同比下降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