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城市“夜经济” 激活消费“新引擎”
今年以来,宿州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制定推动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多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多方合力助推夜间经济繁荣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为了解我市夜间经济发展现状,宿州统计局通过与文旅、商务、发改委等部门座谈交流,组织各县区对84家调查单位及147名消费者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显示:我市夜间经济活力十足,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但在提升管理水平、丰富文化内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主要做法
(一)政策“组合拳”推动消费新升级。2022年和2023年,安徽省和宿州市相继出台了《安徽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行动方案》(皖政办秘〔2022〕44号)《中共宿州市委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州市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宿发〔2023〕5号),明确提出要“促进购物美食、体验娱乐、文化旅游等夜间消费业态发展,满足居民“夜购、夜品、夜游、夜赏、夜健、夜播”多样化需求。宿州市坚持因地制宜,为创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2023年6月6日,宿州市政府专门印发《宿州市推进夜间经济提质扩容实施方案》,在培育夜间经济消费载体、升级改造商业街区、培育夜间消费节点三方面发力,力促夜间消费恢复升级。
(二)地方系列品牌建设激发新活力。8月8日,市委、市政府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已创评第一批2023年度宿州市夜间文旅消费系列品牌:市级夜游街区7家、夜娱活动(场地类8处、活动类7项)、夜读空间6家、深夜食堂10家。如,萧县伏羊主题系列活动,组织翰墨丹青百人齐画美丽萧县书画活动、千人喝羊汤、非遗美食特产展销、篝火晚会、星空露营等互动体验活动;灵璧钟馗文化园推出“夜游钟馗园 梦幻灯光秀”首届水幕光影节,打造可观、可感、可体验、可消费的“国潮”新场景;埇桥区举办 2023宿州之夏·宿夜不打烊—百姓乐大舞台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宿州市博物馆精彩奇妙夜系列活动等。
(三)惠民促销和宣传引流增添新亮色。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门票减免等优惠措施,进一步加大惠民消费力度,吸引游客夜间休闲游玩,点亮夏日夜经济。市本级策划发放文旅消费券260万元;灵璧、萧县率先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近100万;结合“5·19中国旅游日”,开展景区门票抽奖活动,免费发放景区门票800张、文创产品1500份。同时委托宿州广播电视台,邀请导游、主播、美食爱好者,参与夜游线路打卡和探店体验,拍摄城市夜游攻略及亮点特色短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宿夜不打烊”夜经济品牌形象。
二、呈现亮点
(一)消费者眼中的宿州“夜间经济”
一是80后和90后是夜间经济消费主力军。调查显示:主要消费者的年龄,选择“25岁(含)至40岁”和“25岁以下”分别占64.6%、12. 2%。40岁(含)至60岁占22.5%;六成消费者出现时间在晚6点至晚8点;近七成消费者选择夜间消费出行方式为自行车、电动车。
二是餐饮美食和商场购物占据夜间消费鳌头。调研显示,受访消费者参与夜间消费的主要形式依次是餐饮美食(84.4%) 、商超购物(54.4%) 、休闲娱乐(14.3%) 、健身养生(8.2%)和旅游观光(6.8%)。在参与夜间消费的主要渠道方面,选择“只去实体店消费”和“以实体店消费为主,互联网+外卖配送”为辅的消费者分别占到44.9%、32.7%。
三是消费者夜间需求释放加快市场恢复。谈及对宿州市夜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时,50.3%的消费者表示“非常看好”,43.5%消费者表示“比较看好”。超六成消费者愿意参与夜间经营活动;根据消费者夜间消费支出占个人生活支出的比重调查情况来看:比重为“20%以内”占74.8%,比重为“20%-50%”占22.5%,比重为“50%-80%”占2.7%。
(二)经营管理者眼中的宿州“夜间经济”
一是政策“暖流”下调查单位经营预期乐观。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释放,加之政府政策措施助力,夜间消费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调查单位也迎来消费小高峰,经营信心整体持乐观态度。调查中发现,经营管理者认为政府多项措施和政策中,“优化监管措施”、“增开夜市、地摊”、“发放政府消费券”为单位发展带来了实效。对夜间经济发展信心和预期调查中,选择“非常看好”和“比较看好”的调查单位,分别占41.7%、36.9%,合计占比达78.6%。
二是夜间市场主体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随着互联网等新应用的兴起,部分商家积极利用各类线上平台吸引扩大消费群体,激发线上消费活力,弥补传统线下营销的局限性,传统促销手段和新型商业模式灵活运用,加速融合。调查显示,经营管理者选择“加大促销和打折力度”,“延长营业时间”,“利用抖音等新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等促销方式的分别为57.1%、50%、35.7%、25%。宿州“夜间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为消费市场优化升级探索了新方向,带来了新机遇。
三是经营管理者评价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今年以来,宿州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探索新的发展和管理模式,谈及对经营场所周边交通环境满意度,54.8%的经营者选择“非常满意”,28.6%的经营者选择“满意”;对经营场所周边卫生、治安、消防等监督管理满意度评价中,67.7%的经营者选择“非常满意”,21.4%的经营者选择“满意”。
三、存在问题
(一)夜间营收增长缓慢,完全恢复尚需时日。受疫情影响,消费者意愿不强、消费行为较为保守,很多年轻人选择宅在家里,在网络上获得更好的购物消费体验感。从消费体验频率来看,58.5%的消费者选择“偶尔”进行一次夜间消费。从夜间营业收入与2019年同期相比情况看,选择“基本持平”经营者占38.1%,选择“增加10%以内”和“增加10%-30%”经营者分别占28.6%和7.1%,还有25%经营者选择“减少”;从今年以来夜间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来看,近六成的调查单位比重为“10%以内”,比重为“10%-30%”占29.8%,比重为“30%-50%”仅占8.3%。
(二)整体规划有待提升,管理水平仍有不足。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停车难等问题仍然是夜间经济发展的瓶颈。消费者在谈及制约夜间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时,“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规模小、分布散、距离远等问题”,“停车困难”分别占比59.9%、52.4%;经营者在谈及对当前制约夜间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时,选择“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规模小、分布散、距离远等问题”,“配套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管理服务不到位”,“经营场地租金及其他生产经营成本高”,分别占到41.7%、41.7%、34.5%、33.3%。
(三)产品供给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目前宿州的夜生活内容主要以餐饮娱乐为主,夜间开放场所基本是大排档、KTV、影院、洗浴等,从调查中看出,倾向于文化类、表演类等领域的消费者也大有所在,有居民反映,目前宿州市这边可满足夜间活动需求的种类较少,想看演唱会、歌剧之类的节目只能往外省市跑。同时,当前宿州的夜经济发展对夜间经济活动的特色和文化挖掘不够,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宿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埇桥马戏、泗州戏、灵璧剪纸钟馗、砀山斗鸡等特色文化产品,但目前经济效应不明显,仍需进一步挖掘。在调查中,居民反映白天要上班,晚上想带孩子参与一些文化类的活动,但发现宿州本地能够补充精神食粮的地方较少。
四、对策建议
(一)政策赋能,助企惠企恢复发展元气。调研显示,75.6%的调查单位在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中希望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优化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应继续加大推进《宿州市推进夜间经济提质扩容实施方案》各项工作进度,不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政策服务受惠面,持续用好各项帮扶政策,持续助企纾困,缓解经营压力。密集释放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信号,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帮助企业加速恢复元气。
(二)数字经济赋能,延伸夜间经济空间。针对青年群体充分应用现代媒体营销夜间经济,用个性鲜明的网络红人代言,积极推动“直播经济”为夜间经济赋能,通过发挥政府引导+网红效应,进行夜经济示范区直播,为企业和商户打通线上销售平台;为夜间商户提供更为有效的宣传渠道,注重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之间的协同;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夜间经济的发展空间,建立起多元化、立体式的营销模式。
(三)公共服务赋能,提升夜间经济发展品质。夜间经济的发展不只是经济问题,更多涉及民生领域,需要通过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体现更深层次的民生服务。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通过增加夜间道路限时停车位、有效腾退地面闲置建筑物、新建立体式停车场、加强夜间停车引导等方式,着力缓解夜间停车难问题;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让城乡居民夜间消费既丰富多彩,又安全放心,同时市场秩序井然有序。
(四)文化赋能,统筹协调引导夜间经济特色多样化。按照宿州市推进夜间经济提质扩容领导小组相关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全市夜间经济各项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安排,细化制定本行业本领域支持夜间经济发展方案,合力促进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各县区要充分挖掘本地商旅文体特色资源,支持策划举办特色化、多样化的夜间消费品牌活动,形成一批“宿州味”浓郁的“夜宿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