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家书:投身革命舍小家

发布日期:2023-08-21 10:41来源: 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编辑:宿马现代产业园区阅读次数:字号:背景颜色:

  “我的绝命书及遗嘱你必能见着……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这是1935年3月20日,刘伯坚烈士就义前写给妻子王叔振的最后一封家书,字字句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字里行间浸透着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舍小家为大家、舍小义取大义

  刘伯坚1895年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赴欧洲勤工俭学期间,和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底,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被推举为中共旅莫支部和旅莫共青团负责人。1926年8月,刘伯坚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应邀到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即原西北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刘伯坚于1928年重返苏联学习军事,期间出席了中共六大。学习结束后回国到中央苏区工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刘伯坚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初,刘伯坚率部队转移突围,在战斗中身中数弹,不幸负伤被捕。在狱中,刘伯坚大义凛然,写下了《带镣行》等诗篇。3月21日,刘伯坚英勇就义。

  临行前,敌人问刘伯坚,还有什么后事要办?刘伯坚:有,第一,要写封家信,交代我们子孙后代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二,我死之后,要把我葬在梅关。葬在梅关,站得高,看得远,使我死后也能看到革命的烈火到处燃烧。

  刘伯坚在狱中共写下四封家书,其中三封写给妻子的兄嫂,一封是写给妻子的绝命书。书信言词间饱含拳拳父爱、鹣鲽情深,真实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义取大义的情怀。

  坚守崇高理想信念与追求

  由于工作需要,刘伯坚不得已与家人分离,舐犊之情更是让他对三个年幼的孩子非常想念。在写给妻嫂的家书中,刘伯坚多次提及孩子,信中详细描述和记录了两位幼子托付的地方和人家。这背后是一位身为革命者的父亲的深深牵挂,也表明斗争形势的艰难。

  刘伯坚的家书不仅饱含牵挂,还对孩子们提出殷切期望:“诸儿受高小教育至十八岁后即入工厂做工,非到有自给的能力不要结婚,到三十岁结婚亦不为迟。”

  刘伯坚为三幼儿所设想的人生之路,不是追求大富大贵、功成名就,而是希望“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在给妻子的绝笔信中,刘伯坚亦不忘嘱托把孩子养育成人,希望爱人“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的革命事业”。

  多年后,刘伯坚的二儿子刘豹生仍能回忆起自己被送走的那个夜晚,腿部受伤的父亲拄着拐杖站在漆黑的山间小路上,他哭喊着不愿离开的情景。他也曾埋怨过父亲的“狠心”,但在一遍遍重读父亲的家书后,渐渐读懂了父亲的赤子之心:有国才有家,父亲的爱是大爱,是一种超越于家庭之上的家国情怀。

  骨肉分离难忍,但为了革命,王叔振将刚出生未满月的三子刘熊生留在当地寄他人抚养,在家书中写下了“但木有本水有源,父母深恩不可忘记,仍要继承我等志愿,为革命效力,争取更大的光荣”的内容。

  因为身份保密的原因,直到1965年,刘熊生的身份才被公开。1979年,在父母牺牲44年后,年近半百的三兄弟首次聚首。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刘伯坚在家书中预见到了人生即将终结,但他坦然接受这一杀身成仁的结果,并拒绝家人设法营救自己。他在信中特别叮咛亲友们不要将他被捕之事告诉曾经的“友人”——原西北军高级将领冯玉祥以及国民党上层人士于右任等人,更不要请他们出面营救。主要原因在于,他深知自己“与他们走的道路不同”,不愿“丧失革命者的人格”。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伯坚保持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他以大无畏的革命勇气写道“为中国革命牺牲毫无遗恨”,表露出“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的决心。他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

  刘伯坚“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四川的家“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鉴于三个幼子的养育还需要累及兄嫂,为此他信中恳请兄嫂的明达和理解,“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刘伯坚等革命先烈身上展现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奉献牺牲精神,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开国上将宋任穷评论刘伯坚的家书时说:“伯坚同志在就义前一天和当天写的两封信,字迹如往常一样工整端正,遒劲有力。全信洋溢着对祖国、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和热爱,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闪烁着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英雄的光辉,读后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是刘伯坚对自己短暂一生最好的总结。刘伯坚毕生不懈追求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即便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亦从不后悔。

  (摘编自2019年6月3日《光明日报》 董洁/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