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专项规划】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宿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的通知
宿政办秘〔2022〕4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宿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1月9日
宿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安徽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安徽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期间,宿州市知识产权工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下,激励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逐步完善。重组市知识产权局,实现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统一管理。建立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宿州市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方案》《宿州市专利资助办法》等政策文件。
——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大幅提升。拥有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18件、有效注册商标33795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51件、地理标志商标11件、地理标志产品5个,著作权登记量达8549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达69.6%。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组建专职知识产权保护执法队伍,持续开展知识产权“铁拳”“蓝天”等专项整治行动。建设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宿州分中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成功率70%以上。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培育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46家、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12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6.716亿元,知识产权保险保额达0.34亿元。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在推动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漏洞,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发展不均衡,知识产权保护与需求之间仍有差距,知识产权市场化运用能力不强,知识产权服务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知识产权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等方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做好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大力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着力建设创新型知识产权强市,为打造“一城两区三基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与高效益运用,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开放合作,为推动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知识产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显著提升,争创全省营商环境知识产权评价标杆城市成效显著。
——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机制高效运行,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区域经济等政策的协同性更优,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园区2个,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3个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宿州特色的知识产权创新实践案例。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申请PCT国际专利40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件;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达20件以上,每万户拥有有效注册商标企业数达1100户以上,力争年度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到1000件。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的大保护格局基本构建,新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5家、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解决机构7个,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良好以上。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逐渐显现。推动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证券化等市场化金融创新服务,实施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和企业微导航项目,力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突破40亿元,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超过80家。
——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搭建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建成1—2个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服务机构超过20家,从业人员超过500人,业务收入达3亿元。
——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加快扩充。建立知识产权职业人才培训常态化机制,培训各类人员不少于5000人次,其中重点产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超过1000人次。引进培养骨干型知识产权人才100名、专利代理师20名,组建宿州知识产权智库,提升知识产权人才专业化水平。
宿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 |
2021年 |
2023年 |
2025年 |
属性 |
1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① |
1 |
1.5 |
2 |
预期性 |
2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亿元)② |
6.3 |
8 |
10 |
预期性 |
3 |
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额(亿元) |
/ |
1 |
2 |
预期性 |
4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
5.6 |
8.5 |
12.2 |
预期性 |
5 |
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12 |
2 |
5.12 |
预期性 |
6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分) |
/ |
75 |
82 |
预期性 |
7 |
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 |
80.05 |
82 |
84 |
预期性 |
8 |
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数量(家) |
11 |
15 |
25 |
预期性 |
9 |
新增年度贯标企业数(家) |
12 |
18 |
25 |
预期性 |
10 |
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家) |
1 |
2 |
5 |
预期性 |
注:①“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每万人口本国居民拥有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2.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3.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4.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5.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是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知识产权工作新格局
1.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促进知识产权与发改、经信、科技、金融等部门间的衔接和联动。细化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指标、任务和措施,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县(区)、园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2.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制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宿州市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实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提升行动,修订市、县(区)、园区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完善市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3.推进知识产权区域合作。探索与杭州、徐州、上海张江等地建立区域知识产权发展保护合作机制,以杭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为依托,实现信息综合高效运用、公共服务聚焦融合、人才资源共同培育、科创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长三角区域知识产权有序向我市转移转化。
(二)打造知识产权创造新引擎
4.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形成5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不低于20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不低于40件。围绕园区特色资源,扶持培育一批专利技术项目孵化基地。支持专利海外布局,推进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
5.实施版权创新发展工程。深入推进版权示范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的版权示范园(基地)及企业。打造精品版权,加快培育文化创意、时尚、软件、影视及融媒体等领域的核心版权。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
6.实施创新型企业引领工程。实施“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国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专利清零计划,力争年申请专利2000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消零计划,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不低于300件。积极引导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实施,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企业超过200家,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100%注册商标,贯标企业80家以上,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数量超过30家,创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站、点)20个。
7.实施品牌企业提升工程。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引导中小企业培育自主商标,推动小微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托管。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工程,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特色品牌。
8.实施植物新品种振兴工程。围绕高产优质、抗赤霉病、抗倒春寒的小麦,粮饲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优质高效瓜菜等农作物,力争选育综合性状好、市场认知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0-12个,登记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3-15个,打造宿州种业自主创新高地。
(三)开创知识产权严保护新局面
9.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制度,开展知识产权关键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区域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权盗版、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联合约束机制,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评级,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知识产权领域监管机制。
10.规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知识产权刑事打击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司法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建设,实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集中统一履职。推动健全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优化审判机构布局,构建案件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程序集约化的审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司法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建设,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11.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完善司法审判、行政执法、调解、仲裁、社会监督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全覆盖建立市、县(区)、园区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化解组织,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成功率达75%以上。组建专利纠纷行政裁决技术调查官专家团队,参与侵权纠纷案件率80%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监督,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培养知识产权专员500名以上。
12.推进知识产权规范化保护。探索开展商品市场知识产权规范化建设,建立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和重点关注市场名录。开展文化市场知识产权规范化建设,力争建设省版权示范单位1-2个、示范园区1-2个、软件正版化示范单位3-5个。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专利侵权假冒线索智能检测,提升网络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及精准度。
(四)拓展知识产权运用新路径
13.赋能制造强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探索与社会资本共同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开发知识产权融资专项金融产品。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1家市级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5个县(区)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3个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园区,1-2个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14.赋能产业发展。开展成长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力争培育25家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围绕生物制药、新材料产业,建设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2个以上、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3个以上,每年发布1-2个较高质量的产业专利分析和预警报告,提出产业提升方向。
15.赋能普惠创新。加强与商业银行战略合作,推进知识产 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鼓励银行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产品,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流程,力争融资总额突破40亿元。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等创新主体融资难题。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和服务,引导担保机构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服务。
16.赋能乡村振兴。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地理标志商标3件。重点打造以埇桥区为主的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和以萧县、砀山为主的辣椒种子以及泗县山芋种苗优势区域良种繁殖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成相对长期、稳定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各类作物种子生产基地35万亩。做大做强1-2家省级以上“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骨干企业,力争种业企业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
(五)建设知识产权服务新支撑
17.建设知识产权数据库。依托国家、省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江淮大数据中心及“皖事通”平台,围绕重点产业,整合加工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建设知识产权数据骨干节点,实现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基础信息开放共享。针对宿州主导产业及专利密集型产业,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知识产权产出分析、知识产权产业链分布分析,绘制产业知识产权图谱,为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依据。
18.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制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布服务事项流程和办事指南。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契机,推动宿州学院构建高校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争创5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20个“线上+线下”知识产权工作服务指导站,实现各县(区)、园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咨询、信息利用、预警发布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加强与合肥、杭州、徐州等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和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19.推动服务业市场化发展。鼓励服务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专项执法,严厉打击无资质代理、非正常申请等违法行为,规范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市场竞争秩序。完善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做大做强,力争培育2-3家人数超100人大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六)打造知识产权宣传新高地
20.积极营造知识产权氛围。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专利周、商标节等重大知识产权节日,在公共交通工具及窗口、商业街区、广场公园等有条件的公共场所进行知识产权宣传,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21.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建设,争创5所省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10所市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通过媒体宣传、集中宣讲、现场咨询、上门服务、在线答疑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普及面。
22.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开设知识产权保护课程,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队伍人员配备和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力争引进培育20名高级知识产权师、10名知识产权专职律师,壮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依托宿州学院、安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等发挥资源优势,举办知识产权高级管理人才、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班,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专员队伍建设,全市知识产权专员队伍规模达到500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对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发挥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建立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制定年度推进计划。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和配套政策,推动规划有效落实。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宣传解读,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相互衔接协调。突出投入重点,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任务落实。统筹各级各部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公共资源,综合运用财税、投融资、招商等相关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保障规划落实。
(三)强化考核评估。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强对本规划开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估,建立实施情况评估机制,重要情况及时按程序向市政府请示报告。将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市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对规划落实情况开展督查检查,建立通报约谈机制。
- 【新闻发布会解读】
- 《宿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