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发布日期:2023-08-28 14:56 编辑:宿州市科技局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 字号: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2017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强调


▲云南普洱,那柯里镇的茶马古道遗址吸引游客。(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有这样一条悠长的千年古道:它蜿蜒于川、滇、藏地区的崇山峻岭间;它以茶为媒,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和沿途地区的经贸发展,推动了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它就是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运输交易茶叶和马匹的重要通道,其核心地带以云南、四川的产茶地为起点,一路向西通往拉萨、日喀则等青藏高原腹地。茶马古道穿过横断山脉和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促进了西南地区的经贸发展、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

“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历史上,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各族居民饮食大多以肉类和乳制品为主。茶叶含有特殊的微量元素,有解油腻、助消化等功效,是高原居民重要的生活物资。藏族人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可见茶的重要性。

然而,青藏高原不是产茶区,因此便有了不远千里将四川、云南等地的茶叶运往西藏的茶商马帮。马帮到达西藏后,再将当地所产的马匹等物资带回内地,形成了双向的经贸交流。如此年复一年,茶马古道便兴盛起来。

茶马古道历史悠久。宋代,战争频繁,战马是稀缺的军事物资,茶马互市逐渐发展,当时的朝廷还设立了茶马司专门管理茶马交易。此后,茶马互市一直受到朝廷重视,明清时期在多个地方设立茶马司,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茶马古道的繁荣。

对于青藏高原上的人民来说,茶马古道带去了中原的茶叶等物资,不仅丰富了物质生活,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增进了各族人民的友谊。在格萨尔史诗中,歌颂茶马贸易、汉藏友谊的诗句比比皆是。

茶马古道还促进了文化交流。一方面,内地的茶文化、建筑文化、器物文化等,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了边疆地区;另一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边疆文化也通过茶马古道传到了内地,比如马球文化。马球是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唐朝时随着茶马古道传入中原,深受宫廷贵族喜爱,并逐渐流行开来。

明清时期,茶文化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18世纪至19世纪后期,茶叶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海上和陆地的“茶叶之路”由此形成。而蜿蜒于西南高原山地深谷之中的茶马古道,仍在发挥着作用。

茶马古道被誉为“马蹄踏出的辉煌”。由于沿途地区地势险峻、自然环境恶劣,从事茶马贸易的商人往往结成商帮共克险阻。同时,茶马古道沿途所经地区多为民族地区,茶商马帮也往往由汉、藏、白、回、彝、纳西、普米、傈僳等多民族组成。他们相依共存、团结协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培养出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马帮精神,共同构成了茶马古道上流动的文化载体。

1942年,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通往中国战区的通道被切断,贯穿滇、川、藏直达中印边境帕克里口岸的茶马古道,成为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危急关头,一队队由各民族马帮组成的民间商队,负载着各种战时物资,络绎不绝地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团结一心、共御外侮。

如今,茶马古道的经贸、货运属性逐渐褪去,但沿线丰富的历史遗迹与民族文化,却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2013年,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茶马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业、文化产业、特色城镇建设蓬勃发展起来,当年的古道驿站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也是哈尼、彝、傣、汉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村落。2008年,习近平同志来到那柯里村茶马驿站,和群众深入交流。此后,宁洱县牢记嘱托,以茶为源、以道为始、以民为本,对那柯里进行重点打造,现在的那柯里产业聚集、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特色彰显,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茶马古道将沿途各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各民族经济、文化、情感上相依相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见证和生动写照。今天,充分挖掘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资源,讲好茶马古道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报》2021年7月13日05版,执笔:闫若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