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好戏——砀山四平调《白蛇传》

发布日期:2023-08-09 21:58 编辑:市文旅局 来源: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号:   阅读:
日前,由砀山县演艺公司(原砀山县豫剧团)与砀山县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培养的戏曲专业学生精心排练打造的戏曲——四平调《白蛇传》彩排成功。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四平调《白蛇传》分为五折:《游湖》《成婚·惊吓》《盗草》《水漫金山》《断桥》。讲述的是一个千年修炼成人形的蛇精——白素贞与许仙的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四平调《白蛇传》剧情曲折起伏,唱腔婉转优美,扮相精致华彩,武戏高潮迭起,是砀山县演艺公司(原砀山县豫剧团)近年来精心打造的四平调大戏,展现了较高的专业功底。

砀山四平调是一种地方剧种,发端于安徽省砀山县,流行于黄河故道两岸,它是由砀山花鼓戏演变而成的,是一种优秀且稀有的剧种。在剧目方面,有小戏如《小借年》《蓝桥会》和大戏如《陈三两》《花为媒》《小包公》等等,都深受群众喜爱。 2010年“砀山四平调”列入省级非遗,2014年,砀山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期,黄河泛滥频繁,水灾时常发生,百姓生活艰难。为了生计,砀山花鼓艺人穿着彩衣,用鼓条击打不同的鼓点,展示出婉转动听的地方小调,这就是当时流行于皖北砀山县的花鼓戏。到了清末民初时期,周寨镇的邹家班、燕家班、庞家班和王家班等组成了一支较大规模的花鼓剧团,并进行巡回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受到京剧、豫剧、评剧等剧种的启发,逐渐丢弃了花鼓,采用了戏剧服装,加入了各种乐器进行配乐,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即现今的砀山四平调。
四平调被业内专家称之为“中国戏曲发展的缩影”,并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