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社:推动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2023年,陕西省供销合作社扎实开展援疆援藏对口帮扶,支持阿里地区3个对口帮扶县基层社建设。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等四部门出台了《陕西省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农资储备保供意见》,“陕西数字供销”系统已上线运行,“一中心、十平台、一码、一体系”建设步入正轨。积极构建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供销合作社冷链物流建设工程,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463个。全年参加国内外展会18场次,线上线下销售额9700万元。成立社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链条式发展”的改革思路。
2024年,陕西省社将持续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商贸流通、基层组织“三个体系”,着力加强项目、品牌、纪律、作风“四个建设”,深入开展解放思想、一线调研、管理革新、能力提升、工作落实“五项活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社,努力开创全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局面。
健全“三个体系”,在乡村振兴中主动担当作为。一是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全面统筹“1239”工程布局,打造15个“绿色农资”重点县,完善仓储、配送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推动农资供应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一体化的区域性农资公司,推动成立市、县(区)农资联盟。按照“1个县域农资仓配中心+N”农资保供网点模式,推动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二是抓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基层综合服务网点,加快健全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发展“食材供应+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等新模式,提供团餐、食材配送等新服务。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办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会等活动,深化对口援藏援疆和苏陕协作工作成效。三是抓基层组织体系,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强化对基层的工作指导和扶持,省、市级社要建立指导帮扶县级社工作机制。因地制宜推广县级社对基层社资产、财务、业务、人员等的统一管理,探索县域内社有企业和基层社资产管理一体化、经营服务一体化、项目建设一体化、人员调配一体化。从今年开始,在每个涉农区县建设1个服务功能全、社会形象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示范基层社。
加强“四个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是项目建设。继续抓好中央“新网工程”项目储备库、省级“新网工程”项目储备库、系统其他项目储备库、财政云项目储备库建设,打造覆盖全面、体系完整、分级分类、长短结合的项目储备库。做好2024年省级“新网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支持57个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品牌建设。打造包含陕西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在内的全省供销品牌集群。制定“陕西供销”品牌标准建设指导手册,编制供销合作社系统名优品牌推广名录,建立诚信经营自律机制。三是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四是廉政建设。深化内部巡视巡察,强化审计监督,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扎实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持续推进“清廉供销”建设。持续强化对社有企业和社有资产的监管。
聚焦“五项活动”,厚植高质量发展势能。一是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消除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与时代变化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树立争先进位的进取意识,勇闯新路的创新意识,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迎难而上的奋斗意识,一抓到底的实干意识。二是一线调研。通过调研,有效化解农村现代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三是管理革新。在体制机制和工作方式上进行创造性实践,总结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实效性的管理创新成果。四是能力提升。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举措,把精兵强将放在改革发展第一线,示范带动更多力量参与到发展实践中。五是工作落实。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工作部署和供销合作社重点改革事项逐条逐项细化分解,列出任务清单,明确具体举措,建立工作台账,确保责任不缺位、部署不空转、工作不落空。